被称为我省建桥史上“教科书”的武冈市云山大桥桩基探溶项目,通过我队地勘一院和水工环所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已于近日完工并提交报告。该项目从去年5月份对桥东的部分桩进行试探性探溶开始,到今年元月份全面进入其他标段探溶,共完成探溶钻孔239个,总进尺6374米,其工作进度和施工质量,受到了业主方的高度赞扬。
武冈市云山大桥是湖南省邵阳市的一个重点建设项目,其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工作区溶洞极为发育,形态各异,极不规律,且大部分充填了松散的砂卵石,最大厚度达36.10米。考虑到大桥地段岩溶强烈发育的地质条件,要穿过多层溶洞,探溶深度一般在45米以上,少数桩的探溶深度达到了60米以上,探溶难度大。我队地勘一院明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这样的探溶难度尽管没有经历过,但也要搏一搏。经过公开招标,该院以价格优、措施硬而一举成为中标单位。承担此项目后,该院一边探索施工方法,一边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改进钻探施工工艺,解决了钻孔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穿透多层溶洞、桩井内套管容易断裂、井口容易垮塌等多个难题,既按时完成了桩井探溶进度任务,又满足了设计方施工质量的要求,没有出现任何质量和安全事故。
6~7月份,正是大桥探溶的关键阶段,而此时也是我省最炎热的天气,经常高温达到35~38℃,有时甚至达到40℃以上,火辣辣的太阳像个蒸笼,弄得人都喘不过气来。承担此项目的技术人员和钻探工人,为了按时完成探溶任务,每天都早出晚归,再大的太阳也没有停过一天工,没有人请过一天假,也没有一人叫过一声苦。尽管他们一个个大汗淋漓,但手中的活儿却一刻未停,钻机的隆隆声此起彼伏时刻在河滩上响起。看到钻机探溶后耸立起来的一条条水泥桩,想到不久即将通车的云山大桥,项目部的地质队员们一个个都笑了。因为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向武冈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由于地勘一院和水工环所在武冈市云山大桥探溶一举取得成功,武冈市交通局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又将武冈市上头丁家资水大桥的探溶任务交给了该队。目前,项目部已进入大桥现场,并开始全面进行探溶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