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的好“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从医这么多年,我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就算你是一流的教授,也不要让人家对你敬而远之,要时刻保持一种亲近随和的魅力。 11年前我从外地调进418医院的时候,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是我的领导和同事们把我推荐给病人,我心中一直充满了“感恩”。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辜负大家的推荐。如今在络绎不绝的咨询桌前,经常有人对我说,王医生,我是你的“粉丝”。我很喜欢这个词,它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是对我医术的肯定,更是对我医德的敬重。
有位罗阿姨,她是一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颈椎病患者,像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是不可能一次性痊愈的,所以每次当她血压高了、心跳快了、身体不适焦虑不安、睡不着的时候,都会给我打电话,不管是上班还是休息,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我都会耐心地聆听她的倾诉,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并适当的予以安慰,十年下来她成了我的铁杆粉丝,她说:我现在只相信王医生,你说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你说没事我就放心了,我就能睡得着了。
说实在话我的身边这样的病人确实不少,市国资委有位离休的老干,今年92岁了,他的老伴也有86岁了,每次逢人便说我是他们的救命恩人。记得6年前老爷子不明原因的不想吃东西,人消瘦、乏力,就诊了很多医院都没有解决问题。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我的诊室,经过仔细检查分析,我觉得应该是脑梗塞导致病人的摄食中枢出现了问题,当时我们是初次打交道,病人的四个儿女在政府部门工作,硬要把老爷子送湘雅医院治疗,说白了他们就是不相信我,但是老爷子要求在我这里试一试。俗话说的好“治病要治本,刨树要刨根”,找到了病因,一个疗程下来老爷子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高兴地给我竖起了大拇指。他家的老太太也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好多次心衰、病情危重三更半夜打电话给我,我是一边指导家属怎么做,一边起床赶往医院。几年下来,老俩口目前生活得很好,每个月都要到我这里复诊,他的4个儿女对我也非常信任和满意,从心底里改变了小医院不能看大病的观念,还把我介绍给了他们的亲朋好友,后来老人的媳妇生病也到我这里住院治疗时,我真的感到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我利用业余时间成立了“四一八医院慢性病俱乐部”,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及慢病普及工作,这么多年过来,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我从不要求补休,下班后每个病房问候一句、定时打开微信看看解决一些病人咨询的问题,这些小事已经不是工作,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回想我在418职工医院的这十几年,总想为单位做点什么,身为科室负责人,不到一年时间,上下同心,将科室发展成了王牌科室,我个人和科室的工作业绩都稳居全院第一。这么多年来,“微笑”成了我的习惯,在咨询时的一个微笑,能够消除候诊者的焦虑;在诊断时的一个微笑,能舒缓病人不安的情绪;在出院时的一个微笑,能获得一个新的朋友一份新的情谊。
白大褂赋予我的意义不仅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是一句耐心的解释,是对患者的怜悯之心,是一个鼓励的眼神,是一张温柔的笑脸;是责任,是慈悲,是仁爱。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初心,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医者的亲近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