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傻子”眼中的康巴藏族土司制度兴亡史——地灾中心王丽丽《尘埃落定》读书心得

微信图片_20240909091859.jpg

       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发青年职工们的学习热情,开阔视野,提升素质,营造一个崇尚学习、崇尚知识的浓厚氛围,近期,资源所团委组织开展了“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人物、作家)”为主题的第三期“书香资源读书荐书活动。我们拟选部分读书心得,分享供大家学习参考。同时,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能够通过分享与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锤炼出一支学有专长、富有人文底蕴的职工队伍,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尘埃落定》


        时代的一颗尘埃,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书叫《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小说于1999年获得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2000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2年入选教育部新课标必读丛书,2018年9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并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上传播。

微信图片_20240909092138.jpg       小说讲述了康巴藏族土司制度走向消亡的过程。康巴藏族是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在康巴藏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统治制度。麦其土司就是康巴土地上的一位土司,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藏族太太所出,聪明勇武,被众人公认为是麦其土司的继承人;二儿子(“我”)是麦其土司与汉族太太酒后生下的一个“傻子”,整日胡言乱语,没有记事能力。“我”十三岁时一个下雪的早晨,母亲的侍女桑吉卓玛让“我”第一次了解了男女之事,从那时起“我”便学会了记事,开始见证各种权力争斗。
       故事中,“我”父亲麦其土司管辖区域的一个头人投奔了邻近的汪波土司,父亲上省里状告,在黄特派员的帮助下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收复了叛变的寨子,并从汪波土司那里获得赔偿的土地。黄特派员要求麦其土司在土地上种植罂粟,麦其土司答应了。罂粟丰收使麦其土司家获得巨大利润,其他土司眼红,汪波土司派人偷取种子,引发了战争,麦其土司大获全胜。
       又到播种季节,因罂粟种子外传,粮食紧缺。大家为种什么争执不下,“我”认为应该种粮食,哥哥坚持种罂粟,土司采纳了“我”的建议。粮食丰收,其他土司因贪恋罂粟导致粮荒,急需和粮食富余的麦其土司交易粮食。麦其土司分别让两个儿子去负责边境上的粮食交易。大儿子一心想用武力收获更多土地,“我”却靠施舍粮食,拉拢了拉雪巴土司麾下饥饿的百姓,还用粮食做交换成功使女土司答应将女儿塔娜嫁给“我”。“我”把粮食生意越做越大,建立了集市,并带着大量财宝和妻子塔娜回到故土,得到众人拥戴,但仍没获得继承权,妻子也背叛了“我”。
       多年后,多吉次仁的二儿子前来复仇,杀死了少土司,“我”成了麦其土司的继承人。黄特派员又一次来到麦其土司府,成为“我”的师爷,并带来女人。土司们沉溺于温柔乡,染上梅毒,土司制度也随土司的逝去渐渐消亡。最后,“我”迎来了多吉次仁的大儿子的复仇,尘埃落定之际,“我”希望自己的灵魂再度被托生在这块土地上。
       小说以独特的“傻子”为第一人称视角,采用寓言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呈现出诗化的语言以及具有诗性和神秘特质的叙述方式,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一个有着好运气的傻子,其实在用他的智慧嘲笑周围的聪明人,而一群愚蠢的聪明人也在嘲笑和原谅着一个傻子的智慧。一个家族的没落,一个小王国的失落,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在一个傻子的眼里是那么理所当然,那么坦然接受。从题目看来已经给人一种哲理的思索,正如文章结尾处的描写“我看见麦其家的精灵,已变成一股旋风飞到了天上,剩下的尘埃落下来,融入大地,我的时候就要到了,我当了一辈子傻子,现在,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聪明人,不过是在土司制度将要完结的时候到这片奇异的土地上来走了一遭似的,上天叫我看见,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土司制度连同土司的官寨轰然飞上天空,扬起漫天的尘埃,然后徐徐落下。那伴随着的一切野蛮、生活在土司阴霾下的尘俗人物,也像那漫天的尘埃一样徐徐落定,大地重归于安静、平和。
微信图片_20240909092304.jpg推荐语


  《尘埃落定》这本书值得我们反复品读,理由如下:

       傻子视角的新奇:小说以一个有先知先觉能力的傻子少爷的视角展开。这个独特视角使读者能以一种别样的、超脱于世俗常规的眼光来看待土司家族的兴衰以及周围世界的种种变迁。傻子少爷那看似懵懂愚钝,实则充满灵性与智慧的观察和思考,为故事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元素。他对人性的复杂、权力斗争的微妙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常常能在不经意间道出事物的本质。
       藏族文化的全景展现:阿来通过细腻的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原汁原味的藏族人生活图景。从土司制度下的政治结构、社会等级,到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日常起居等,无一不展现出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象征与隐喻的巧妙运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深化了主题,增添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比如,“尘埃”这一意象贯穿始终,象征着一切事物的无常与虚幻,暗示了土司家族乃至整个旧时代的命运最终都将如同尘埃一般落定。又如,书中对罂粟花的描写,既象征着欲望的诱惑,也预示着因过度追求欲望而带来的灾难。这些象征和隐喻的运用,使得小说的主题更加含蓄而深刻。
       对土司制度的真实还原: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雪域高原上最后一个土司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真实地反映了土司制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弊端。通过对土司制度下人们生活状态的描写,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这种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从而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关于时代变革的思考:作品以土司家族的命运为缩影,展现了时代变革的不可阻挡。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无论是土司家族的辉煌与没落,还是个体人物的挣扎与选择,都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时代变革对人们生活和命运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引发读者思考在时代变革中,个人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在坚守传统与顺应时代潮流之间找到平衡,具有很强的现实启示意义。(文  地灾中心 王丽丽)
微信图片_20240909092420.jpg

上一篇:地理的足迹 历史的回响 文化的自信——规划中心张鑫《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下一篇:资源所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转型发展浅探|参加省第十届规划院院长论坛学思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