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26,湖南省地质院举办的青年骨干人才培训班在北京大学正式开班,全院80名青年骨干人才参训。资源所选派6名学员以训促学、以学提能。为展示学习成果,资源所公众号开辟“学员专栏”,从不同角度展示我所青年骨干人才的所学、所思、所获,敬请关注。 未名湖畔宜聆听,博雅塔下好读书。”在夏末秋初的美好时节,在省地质院党委的亲切关怀下,我作为资源所的代表之一参加了2024年青年骨干人才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班,触摸了北大的百年文化积淀,品读了首都大中心的精髓力量,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上清华,考北大”应该是所有学子求学时期的终极梦想,但通过高考独木桥进入TOP2的人凤毛麟角。应该是刚上高中的时候,我就对自己高考考不上清华北大这个事实有了准确的自我认知。16年前高考结束后到清华北大门口的一张留影,给自己的清华北大梦做了一次和解。而当得知单位派我参加北大培训班时,激动的心无以言表,真应证了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个梦想的实现离不开院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青年人才的极大关怀,离不开湖南省地质院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而最基础的是个人本身要努力,付出才有回报。小到个人的北大清华梦,大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
从来没见过把思想政治课上得如此生动精彩。”这是广大学员们对张会峰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一课的高度评价。“香港百富勤倒闭案、通用资产并购案”等鲜活的案例,是刘新立教授在《企业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给予大家的警示。“方向选择远比勤奋更加重要”“对照象限图评价自身所在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是李全教授《关于国有企业资本运作和投融资创新的见解》传授给大家的经验和方法……。北大的大师们,以渊博的知识、深刻的见解和生动的案例,为我们解读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国际形势的演变到国内政策的制定,从科技创新的趋势到人文精神的传承,每一个讲座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北大之大。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美不过书香气”
漫步在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燕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在不经意间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未名湖畔的垂柳下、博雅塔旁的长椅上,抱着书本阅读的有国内顶尖才子才女、有年近古稀的教授老师、还有陪着小孩一切阅读的父母……。美丽的景色映射优雅的书香气令人陶醉。想起谈书记在院读书分享会上的话:“脚步够不到的地方,书籍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籍可以。”身处燕园美景,捧起谈文胜书记推荐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身心都得到了升华……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和“用友数智企业体验馆”两次现场教学,令我印象深刻,让我体验了前沿科技魅力,了解创新领域未来,在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引领数智化转型方面有了初步认识。资源所作为我院综合实力第一梯队的大所,目前影响我所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就是科技创新,为此,所领导也从人才引进、考察学习、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
谈文胜书记在院科创大会上提出“科技创新始终是支撑和引领湖南地质工作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作为资源所地质青年,我们一定牢记院党委嘱托,深刻领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正视短板,精准发力,努力实施好“七大工程”、实现“六大突破”,推动资源所在奋力实践省地质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新篇章中展现“数智资源湘军”担当作为。 除了课堂学习,班委还精心组织了破冰行动、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等,我们同学们之间不仅增进来感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地质人的风采,在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培训虽已结束,但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也将把在北京大学学到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我也将与同学们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我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湖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供稿:怀化分所 江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