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资源所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地质院人才强院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人才强所”新战略及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相关决策部署,以开放之心引才、以期许之心育才、以宽容之心用才,大力培养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完善和健全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引领地质新质生产力,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现对今年获得地质科技奖的三位青年科技人才进行优秀事迹宣传,旨在进一步激发全所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和创新活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再立新功,为推动全所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再续新篇。
冯经平
2024年度湖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者
2024年湖南省矿产资源优秀科技工作者
冯经平,1987年出生,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地质勘查中心副主任,矿业权评估师。
主要从事地质找矿与相关科研工作,主持并参与了共计11个地质找矿或地质科研项目,编制了20余份地质类报告。在百年老矿渣滓溪锑矿深部首次发现金矿化,在“湖南金腰带”的研究中预测的找矿靶区有多个入选省财政地勘项目储备库,并有多个老矿山边深部靶区成功增储,他主管负责的“湖南省隆回县杏枫山矿区边部金矿普查”项目找矿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新增远景资源量超过20t,达大型以上规模。在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5篇,主持或参与的项目荣获国土资源科技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地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被授予湖南省地质院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矿产资源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湖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等荣誉称号。 姜 魁
2024年度湖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者
姜魁,1983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地质勘查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省地质院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技术专家委员会成员。
他一直在白马山-龙山、渣滓溪-羊皮帽、大义山等地区从事金、锑、锡等战略性矿产找矿、综合研究及选点立项等工作,组织或主持编写立项设计20余份。主持提交了邵阳市、娄底市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报告、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报告,参与提交大义山地区锡多金属矿整装勘查报告,主持完成2项省地质院科研项目,发表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通讯作者1篇,主持编制了《湖南湘西-湘潭金锑钴镍锰稀有金属等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工程可行性报告》及《新化-桃江锑金锰矿大型资源基地建设方案》等,提出了诸多有利靶区建议。其参与并主管的渣滓溪、龙山、古台山、杏枫山等多个矿区资源量均达中大型规模,并不断取得了新的认识和突破。先后被授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湖南地勘青年五四奖章”“湖南最美青工”等荣誉称号。 彭桥梁
2024年湖南省矿产资源优秀科技工作者
彭桥梁,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现任湘南自然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湖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
参加工作15年来,一直从事地质找矿与矿产勘查及相关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了锑、铅、锌、金、铜、镍、钒、锡、锰、脉石英、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冶金用石英岩、饰面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等矿产30多个大中型项目的矿产勘查与调查评价工作。在注重野外实地调查工作的同时他也非常重视综合研究工作,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质通报》《西北地质》《金属矿山》等国内重要地勘类期刊公开发表科技论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曾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湖南省地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湖南省委办公厅“有一定推广价值案例”1次、湖南省矿产资源优秀科技工作者1次、娄底市最美科技工作者1次、娄底市科技局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娄底市科技局自然科学三等奖4次,多次获得本单位“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论文奖”“优秀报告奖”。(文 办公室 龚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