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所与业内一流高校的多维度战略性合作,8月30日上午,党委书记邹长安、党委副书记、副所长蒋安元、副所长赵央连、陈汝明、总工程师吴迎春及组织人事部、发展规划法务室、总工办、科技合作室、地勘中心、水文环境地质中心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核心技术骨干,赴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以下简称地信学院)开展座谈交流。学院党委书记邵拥军教授主持会议,院长李志伟教授、副院长谭静强教授、地质资源系党支部书记成永生教授、测绘与遥感科学系冯徽徽教授、应用地球物理系主任任政勇教授、地理信息系副主任石岩教授、地质工程系主任孙平贺教授、地质资源系副主任刘清泉副教授以及学院综合办主任彭光雄等领导和教授参加了座谈交流。与会人员聚焦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项目合作等畅所欲言,热烈交流,共谋湖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邵拥军首先致欢迎词,对来访的资源所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并深情回顾了学院与资源所包括原418、407队长期以来合作的历史渊源。在认真听取发言和充分交流后,邵拥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双方立足湖南,以科研项目合作为抓手,联合进行国家项目以及省自科基金、省部级财政(基金)项目、各协(学)会基金、深地探测研究等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开展市场项目联合共建,推动合作平台建设和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智慧化。同时,他介绍了地信学院正在开展学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希望资源所结合用人单位生产实际提出宝贵意见。
邹长安在发言中,首先表达了感恩之心。他对学院的隆重接待和精心组织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中南大学七十余年以来为祖国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崇高的敬意,对母校的蓬勃发展感到由衷的自豪,对恩师的谆谆教诲永远铭记在心。他也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到我所指导交流合作。
邹长安表示,本次率队前来,重点是恳请地信学院从技术、人才、科研、项目等方面提供强大支撑。技术支撑上,为我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灾防治、遥感、物化探、地下空间等专业领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作为我所技术突破的坚强后盾。人才支撑上,为资源所大力推荐优秀毕业生,博士毕业生我所可采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直接引进,本硕毕业生可报名参加省人事厅刚刚公布的湖南省地质院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为我所培养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专业人才,为专业培训、数字资源大讲堂、筹建中的博士后工作站推荐授课老师,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我所也可推荐校外导师、实习生结对师傅等。科研支撑上,指导我所科研平台创建,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建立项目、研究成果、数据共享机制等。项目支撑上,以正在或即将合作实施的锑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与勘查评价示范项目、湖南省新邵县龙山矿区龙山金锑矿“三年找矿行动”找矿综合研究为基础,双方在科研、生产、海外、政府等各类项目的立项与实施上开展深度合作。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院长李志伟介绍了中南大学的基本情况,重点从地信学院基本情况、组织机构设置、学科设置、科研方向和特色等方面对地信学院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做了通报。 蒋安元介绍了省地质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和资源所“五大核心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三大辅助产业”的产业布局,突出强调资源所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本次到访的主要目的。蒋安元表示,资源所带着敬佩之心、仰慕之情而来,是为学习而来、为使命而来、为合作而来。希望地信学院从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奖项申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共建等方面给予资源所强大的技术支撑。他表示,资源所将对双方合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并诚邀地信学院各位专家教授莅临资源所授课、指导。
中南大学地信学院参会领导与教授分别从非常规油气地质、湖南省页岩气勘查突破、“双碳”目标、CO2地质利用与封存、地质钻探、地灾公共处治、基础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中南矿床模式”、岩矿物研究、微观检测分析等专业领域进行了专业阐述,在专项立项、指南立项、科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并就推动校所产学研平台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建议。副所长赵央连、陈汝明等领导希望地信学院在综合研究型人才、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人才、“数智地质”建设综合型人才的推荐和培养上予以大力支持,并在矿产资源勘查、矿涌水治理、地下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地灾防治预警、地下空间三维可视化、实验检测测试、矿山企业监测等专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培深度合作,加强合作平台共建,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所总工程师吴迎春就项目生产实施过程中总结的渣滓溪-羊皮帽成矿阶梯性规律、湘中锑-金垂向分带等初步科研成果进行了汇报,希望双方在宏观-微观的形成机理和模型上的合作研究取得突破。(文图 所总工办 刘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