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省资源所全面掀起学习贯彻落实3月26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到省地质院调研讲话精神热潮,先后通过党委扩大会议、部门会议、支部会议等多种形式深化理解吸收,全所干部职工立足岗位职责,深入思考讲话精神对自身工作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讲话中的新理念、新要求,积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谈心得、谈收获、谈打算,推动晓明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省资源所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今天推出《“思、学、用”推动讲话精神落地落实——省委书记沈晓明来院调研讲话精神学习心得分享》第一期。
副所长 赵央连
学习了晓明书记来院调研讲话精神,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地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认识到地质事业的重大职责和发展方向。针对晓明书记提出的在找矿增储上为国家复兴、为湖南出力,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决扛牢使命,以成果促发展。我们要站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在找矿增储上持续发力,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主动作为,在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探索,加快推动我省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为打造我省万亿矿业产业做贡献。我们要以找矿成果为目标,压实找矿职责,促进产业发展。在新一轮找矿行动中主动作为,以责促效,以责促治,始终把找矿成果放在第一位。
二是坚持科技引领,实现找矿新突破。提升学习能力,随着地勘工作的发展,找矿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找矿方法难以满足现代的找矿需要。随着数字地质、人工智能、三维建模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我们传统的二维找矿正逐渐向三维找矿转变。要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实现深部找矿新突破。以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科研创新,积极申报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院的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找矿能力和科研水平,为实现找矿新突破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深入调查研究,持续调优结构。今年年初所里对总工办进行了人员补充,地勘管理工作的能力得到大力提升,作用也逐步突显。接下来,我将对各从事地勘工作的二级单位进行深入调研,持续调优结构,整合人员力量,理顺工作机制,激发创业活力,统筹产业管理,彰显我们地勘主力军的作用,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贡献地质力量!
总工程师 吴迎春
3月26日,省委书记沈晓明率队到省地质院调研。这是我省地勘系统70年来首次迎来省委主要领导的大规模调研,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对地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晓明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的职责使命,在找矿增储上持续发力,在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探索。”这一指示令我们地质工作者深受感动,倍感振奋。
作为总工程师,结合单位实际,我认为还需要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完成我省优势矿产和战略性矿产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等系统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二是开展成矿区划,系统收集、综合整理与综合研究以往找矿成果与科研成果,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新成果、新理论、新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新的成矿规律,开展成矿预测与靶区优选;三是统筹谋划我所地质勘查与科技创新及我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各项工作,加强科技创新与对外科技合作,攻克和解决找矿过程中的堵点与难题,为找矿突破提供技术支撑;四是促进人才培养,驱动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我所地质找矿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晓明书记调研指示精神为指引,助力省地质院成为保障我省资源能源安全、服务于全省矿业发展的先锋力量。
发展法务室主任 钟安平
沈晓明书记到省地质院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强调了地质工作要服务全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体现了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高度重视。地质工作不仅是找矿探矿,更是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战略性”工作,需从“单一资源供给”转向“资源保障+生态服务+空间治理”多元职能。要锚定资源安全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核心任务,以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工作效率,推动“地质+”跨界融合,延伸地质产业链。晓明书记讲话突出了“高质量发展”主线,强调地质工作需从传统勘查向“科技创新型、绿色服务型”转型,并提出地质工作要主动融入新兴产业格局,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下一步我们要找准自身定位,在省地质院统筹下,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产业结构,避免同质化竞争;要以优异成果收官“十四五”,研究部署“十五五”规划,在新一轮找矿行动中持续发力,为打造我省万亿矿业产业做贡献;要突出特色优势,发挥技术积淀,在优势领域打造品牌,扩大地质单位影响力;要强化协同联动,与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应以“闯创干”的精神推动转型发展,将讲话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推动我所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湘东中心主任、支部书记 赵建保
3月26日,省委书记沈晓明深入省地质院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新时代地质工作锚定坐标、擘画蓝图。随后,省地质院和省资源所传达并学习了沈晓明书记在省地质院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系统学习讲话精神,我深刻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地质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沈晓明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深邃,既饱含对地质队伍的深切关怀,更彰显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实践要求。结合岗位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作为地质工作者,必须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让地质工作更好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二是地质单位既要当好资源保障的“先行军”,更要成为生态安全的“守护者”。在矿山生态修复、水土污染防治等领域主动作为,推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美丽湖南建设贡献地质智慧。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大地质、大服务、大融合”格局,通过数字赋能、跨界协作提升服务效能,发挥湖南地质技术优势。当前,我们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发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传统,在奋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新征程中贡献地质力量、彰显地质作为、凸显地质担当。
使命在肩,更须踔厉奋发。我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在保障能源安全中勇当先锋,在建设美丽湖南中善作善成,以实际行动践行地质报国初心,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地质力量!
湘北中心主任、支部书记 龙安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沈晓明到省地质院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晓明书记强调,地质工作要聚焦“增储保供、安全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共赢”的核心要求。作为湘北中心负责人,使命在肩,深受鼓舞。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是晓明书记特别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地质钻探作为地质工作的“先锋”与“基石”,是找矿突破的关键环节之一。湖南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我们在深部找矿、复杂地层钻探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智能化改造也初见成效。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传统钻探模式面临环保、效率和成本的多重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加快钻探技术升级和装备迭代,依托数字化转型,推进大数据等技术与传统地质钻探工作方法深度融合,真正实现“绿色勘探、智能勘探”。二是晓明书记在调研中强调要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为我们“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将按照省地质院统一部署,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矿业走廊,在新疆现有项目基础上,瞄准中亚、非洲等重要成矿带,探索建立海外钻探基地,推动湖南钻探技术、装备“走出去”。强化风险防控,确保海外项目安全高效推进,在服务国家资源战略的同时,为湖南地质事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晓明书记的调研讲话既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鞭策。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立足岗位、真抓实干,把调研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地灾中心 支部书记 胡守勤
晓明书记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地质工作服务国家战略和湖南发展的精准定位。作为地灾中心党支部书记,结合部门职责,我谈谈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一是锚定核心任务,强化责任担当。讲话中提到“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主动作为”,这对我们地灾防治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聚焦“守牢安全底线”这一核心任务,充分发挥地质工作“三性”职能,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二是深化改革创新,凝聚发展合力。晓明书记指出要“深化改革创新,注重开放合作”,这为我们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了路径。我们将以“优化队伍布局、整合地质力量”为目标,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组建党员攻坚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等方式,激发队伍活力。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地灾防治实验室,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下一步,我将带领支部全体党员职工以“五个维度”推动讲话精神落地生根,把晓明书记的关心期许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在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核心任务中勇挑重担,为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贡献地质力量。
地勘中心 项目负责人 谢彪武
近日,我深入学习了沈晓明书记3月26日到省地质院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晓明书记强调要“在找矿增储上持续发力,在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探索,加快推动我省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地质工作者坚定了信心。作为古台山金矿详查项目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不仅肩负着实现找矿突破的使命,更承担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重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与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创新性地构建了“断裂构造控矿+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的找矿模型,实现了成矿理论突破。2025年,我们运用这一创新成果指导找矿深入实践,在矿山深部施工的3个钻孔均发现工业矿体,见矿深度由年前的-200m延伸至-400m,矿体厚度达2m,显著扩大了矿山资源储量。目前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已完成钻探工作量10677.18m,力争2025年提交成果报告。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湘中古台山金(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等学术论文2篇,预计可新增金金属量2吨以上,锑金属量约1万吨,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我们践行省委书记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加强综合研究,力争实现更大的找矿突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实现湖南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地质人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