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陈英姿,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418水工环地质分院,成为了一名地质人。我想,地质工作的酸甜苦辣,在座各位都能如数家珍,今天,我化用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理论学习三种境界,来感悟一下我们新一代地质人: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毋庸置疑,我们地质工作是一份比较辛苦的工作,无数个挑灯夜战、无数个加班加点,需要我们有耐得住“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西楼”的寂寞。还记得2014年的夏天,我到单位的第2天就被安排到了野外一线—“湘中地区岩溶塌陷调查”项目的现场。这是我们第一次参与中国地调局的项目,没有任何经验和技术积累。我们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队伍,用“望尽天涯路”的追求,卯足了劲,要和各省地调院甚至中国地调局直属单位等强队一较高下,没有老师教,我们就自学;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就用传统的方法去测量。通过短短3个月的勤学、苦干,我们完成了调查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完成调查卡片1476张和野外记录本21本。通过这次魔鬼式的锻炼,我们的技术飞速提升,在2016年,由我队独立承担的涟源县幅、坪上幅、鸡叫岩幅3个幅图的野外调查和成果评审在中国地调局岩溶所和武汉中心均获得优秀,得到了中国地调局的认可,也让兄弟单位们刮目相看,打出了我们418队的名声!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每一个地质人都曾山里水里去,雨里火里往过,在工作中,我们舍得付出,百折不挠,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犹记得在2015年那个号称“五十年一遇的寒潮”来袭时,我们在新化县烟竹村的深山沟里,穿着雨靴,泡在冰冷刺骨的水田里做着抽水试验,足足待了12个小时,当时手脚已经完全麻木了,但是为了取得准确的试验数据,我们晚餐都没来得及吃,咬咬牙,到晚上快十点了依然坚持把实验做完了,此时回到项目部已经快晚上十一点了。我想,这只是我们地质人工作中一个很小的缩影,而我作为其中普通的一员,坚守的是我们地质人的初心。
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地质这个艰苦的行业?我也反复地想过,特别是我的妻子和儿子们都在长沙,虽然长沙到娄底仅有两个小时车程,但是因为工作非常繁忙,其中2017年我出勤达到了350天,与妻儿也是聚少离多,而且往往回到家中也常常接到紧急电话,就必须马上加班。看着我妻子从一个美少女变成两个孩子的妈,一个人带着2个孩子,家里的事情都是她操心,还总是对我说“做好你的事情,家里的事情不要你担心”,这时我内心还是充满了歉意。在我和妻子讨论对孩子的教育时,谈及他们在物质生活不愁的今天,如何让他们不懈奋斗时,蓦然回首,我和我妻子找到了这种力量源泉:那就是为儿子们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家风,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青春是由奋斗者书写的”。当我们给新化县温塘镇彭关村打出清澈甘甜的井水时,解决了该村百年来缺水的难题,百姓脸上的笑容也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这让我知道,我选择地质,不为了欣赏岩浆喷发的壮观一瞬,不为了俯视百川入海巨大脉络的豪情,也不为了登顶高耸山脉之后的视觉与心灵的洗礼,而是为了那漫山遍野油菜花的质朴与祥和,是为了远离闹市喧哗的山野的夜静与聆听,更是为了探寻到更多资源之后的一份份喜悦与收获。
我参加工作这五年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工作上,我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提拔,在生活上,我结婚并生育了两个孩子,从一个青涩的学生,到白发早生的“中年人”,肩膀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我将在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锤炼负重的“宽肩膀”,启动“实干”的发动机,与我们地质人一起接续奋斗、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