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最美地质人物--老照片里的故事

为进一步弘扬新时代地质精神,展现地质工作者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有影响力、有知名度、有辨识度的“数字资源湘军”名片,真正让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为资源所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注入不竭动力。“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所”公众号推出《最美地质人物》专栏,特别报道“老地质新声音”“最难忘地质故事”等相关的地质声音、感人事迹,激励全体干部职工高举旗帜,守正创新,团结奋斗,谱写“数字资源湘军”新篇章。本期请看《最美地质人物:老照片里的故事》。


我是“三八”机台的一名女钻工

微信图片_20230725113040.jpg

“三八”机台合影(前排右二为作者)

我身边珍藏着一张已经发黄的黑白照片,那是40多年前的一张合影,里面21个英姿飒爽姑娘身穿工作服,头戴柳条安全帽、肩扛牙钳,手拿管钳、扳手,面带微笑自豪地站在高矗的钻塔前合影。每当我翻出这张照片时,往事就浮现在我眼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71年,向铁人王进喜学习的口号响遍了三湘四水。为了证明男同志能干的事女同志也一定能干,地质部要求各省地质局组建“三八”女子机台队。湖南省地质局响应号召,在各野外队抽调了一批个子高大、身强力壮的年轻女职工,组建了“三八”女子机台。那年我21岁,正是青春年华,无比荣幸被选中,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地质队的女钻工。当时全国仅成立了三台女子机台,湖南的“三八”女子机台便是其中之一,机台组建后即被派往石门县东山峰参加磷矿大会战。


谁说女儿不如男 

石门县东山峰海拔1480m,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气候特征,终年云雾缭绕。我刚从机关来到深山老林,那种苦是无法言表的。我们“三八”机台位于东山峰最高处的山脊,当时湖南东山峰的磷矿大会战正在火热进行中,几十台600米机台把整个东山峰打成了筛子。

由于钻探作业与其它工作性质不同:机台是三班倒作业,加之机房离住处较远,上零点班时,晚上11点前必须从住处出发,步行1个多小时山路去机台。在机台工作,没有一样是轻松活,打交道的都是冰冷、坚硬的铁家伙。一袋钢粒50公斤,一根普通钻杆也是一百多斤。浅孔200来米,深孔达600多米,钻杆要一根根接起来送进地下。钻进结束后,又要一根根拔起。除了技巧外,样样都要凭力气。最让姑娘们头痛的是生理问题。有时一个班几个姑娘一起来例假,谁也照顾不了谁,只好照样被泥浆喷、冷水泡,照样拧钻杆、抡大锤。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钻塔21多米高,四周的帆布千疮百孔,八面透风。提钻下钻时间一长,水泵的循环水管容易冻结,每次提下钻前,姑娘们将笨重的橡胶水管卸下来,一起用力抬到汽油桶做的大火炉旁,将其一圈一圈盘绕在炉壁上。一天下来,姑娘们胳膊肿了,手上起了泡,双腿像灌了铅似的。几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说:“这样的重活我在农村也从来没干过,晚上还不能睡觉。”是啊,这些连男人们干起来都很吃力的工作,却让我们女孩子去干,在今天人们似乎很难理解。然而,我们不仅干了,而且干得十分漂亮,比起强壮的男钻工毫不逊色。

微信图片_20230725113054.jpg

图片来自网络


从容应对“蛇出没”

我们最怕的还是东山峰的蛇,山上的蛇又长又大。为了吓唬我们这些姑娘们,那些男钻工经常把死蛇横放在上班的必经路上。当然,他们的小心思我们心知肚明,目的是为了换取我们求助的尖叫声,然后勇士般将蛇拨开。身为女钻工的我们,是绝对不会向男钻工示弱的。所以,我们宁愿自己壮着胆、侧着身、颤抖着,用棍子小心翼翼地把死蛇挑开,也不愿开口求助。

还记得那天我们刚下晚班,回到那个由油毡和竹席搭建而成的“宿舍”。洗漱完毕准备睡觉,我掀开被子后就吓得尖叫起来,隔壁的姐妹们急忙跑了过来,也吓得不敢说话。只见床上蜷缩着一条几斤重的菜花蛇,并且吐着信子盯着我们。双方僵持了一会,它见我们没有威胁,才大摇大摆地滑下床铺走了。姑娘们抱在一起哭了起来,待大家平静后,副机长问大伙后不后悔?我们用泪水未干的眼睛望着她,都坚定地摇了摇头。听分队的老同志讲,蛇怕雄黄,第二天,大家在山上砍了许多树,将床铺垫得高高的,再步行20多里山路到镇上买了雄黄,然后在整个床周围撒上了厚厚一层雄黄,从此蛇再也没来“骚扰”过。


孩子取名叫“艳磷”

1975年6月,“三八”机台搬到石门县中岭公社,这里是原始森林,野兽成群。记得上山的第一天,当地的一名部队复员的民兵营长,打了两头800多斤的大野猪,直挺挺放在我们“三八”机台刚刚搭建的牛毛毡棚子里。野猪腿长嘴长身子长,令人不寒而栗。当时我怀有身孕,每天和同事们一起上山打钻,且坚持三班倒。1975年10月,怀孕5个多月的我去接零点班,一手拿电筒,一手拿机台配件,还提了些木炭火。因山上太冷,身体失去平衡,一失足滚到了几米高的山坡下,电筒、配件、木炭火全被甩飞了。机长连滚带爬赶到山坡下,惊惶失措地看到从地上爬起来的我,吓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从那以后,分队领导决定把我调离机台,安置到山下水泵房工作。但水泵房只有我一人。班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下晚班回宿舍前,必须关掉位于水泵房内的电灯开关。但每到我上零点班的时候,都不敢拉闸关灯,听人说,水泵房有水泵和柴油机声响,加之宿舍灯在500米外亮着,野猪、猴子就不敢靠近,我心里就踏实些。后来宿舍同事反映,夜晚不拉闸,灯开着睡不好,党支部唐书记就找到我,我哭着说:“我夜晚害怕呀……!”唐书记看着挺着大肚子的我,一句责备的话都说不出口。1976年元月,我怀孕8个多月,才被爱人接下山,2月份就生下了女儿。为了纪念在东山峰磷矿大会战的难忘岁月,给孩子取名“艳磷”,希望她能铭记母亲为祖国地质事业奉献的这段青春年华。

孩子长大后,自己觉得名字和身边女同学的名字格格不入,自作主张更名为“艳玲”。但女儿受到地质家庭的影响,在地质人荣光和使命感召下,留在了地质队工作,成了第三代地质人。现在,她在单位勇挑重担、尽职尽责,靠着对地质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身体力行,默默奉献,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


青春无悔

金灿灿奖杯,光闪闪奖牌,印着姑娘们奋斗不息的印迹。原湖南地质局的“三八”女子机台,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三八”机台罗绍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这是湖南地质人的骄傲,更是我们“三八”女子机台的骄傲。当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来“三八”机台拍摄了我们的工作场景,中央电视台新闻纪录片播放了我们机台拆迁、下山的过程,21个姑娘当了一回正式的演员,在地质事业中留下了新中国女同志能顶半边天的光辉事迹,写下了青春无悔篇章。

湖南日报、中国地质报一次一次讲述着“三八”机台女职工的感人事迹。“三八”机台被会战指挥部授予“优胜机台”称号。

微信图片_2023072511304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十多年过去,当年灿若山花的“三八”女子机台的姑娘们,已是年逾花甲,儿孙绕膝。当回忆在石门县东山峰磷矿大会战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时,大家禁不住双眸滚泪,人人脸上仍洋溢着按捺不住的骄傲与自豪。 

祖国记得我,江河记得我。我把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事业。愿我们那火一样的工作热情、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拼搏奉献的实干精神、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一代又一代地质人身上绵延流长。

地质人,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图文/熊群仙)


上一篇:最美地质人物——献给地质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