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最美地质人物——献给地质父亲

编者按

       为进一步弘扬新时代地质精神,展现地质工作者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有影响力、有知名度、有辨识度的“数字资源湘军”名片,真正让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为资源所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注入不竭动力,“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所”公众号推出《最美地质人物》专栏。特别报道“老地质新声音”“最难忘地质故事”等相关的地质声音、感人事迹,激励全体干部职工高举旗帜,守正创新,团结奋斗,谱写“数字资源湘军”新篇章。本期请看《最美地质人物:献给地质父亲》。

献给地质父亲

       2010年盛夏酷暑之际,我和母亲历经3个多钟头的车程,终于到了新化县。我站在车站出口看着站内四下张望、正焦急寻找我们的父亲,他是那么单薄又瘦小。我亲爱的父亲,是女儿长大了,还是岁月终究侵蚀了您矫健的英姿?
       车子跟着九曲回肠的公路一路迂回,终于来到玉横塘矿区的山脚下。您说,我们还得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驻地。老乡的皮卡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山道上,犹如一位踽踽独行的老人,举步维艰。山道右旁的山体和岩石直面而来,似乎要把人碾碎,这条不足3米宽的车道上布满了石块、坑洞和危险。您几位却跟着车子摇摆和谈笑,我竟也欢愉。
       山道尽头便是终点,车子终于停了下来。您提着行李带着我们来到您的卧室,房间里有点乱,简单得令人心酸。一个装过植物油的纸箱被作为小小茶几紧挨着墙壁,铺着报纸的鞋盒上放着牙具和肥皂,工具包寂寞地躺在角落里,一竹椅,一竹床,一红桶,几乎就是这间十多平方米房子的所有摆设。
微信图片_20231208123450.jpg       
老乡的楼房,坐东朝西。每每有阳光的下午,三楼的办公室热得像个蒸笼。山区的电路,经常短路,电扇很多时候都很安静,丝毫不能带来凉爽的慰藉。您说蚊子很少,被套上却沾有斑驳血渍,怎么洗都洗不掉。您说比起在河南野外时住的房子要好多了。这话不假,我们1995年在河南的野外住房,就是地质前辈们用树枝条编制成夹板,再用黄泥巴糊住缝隙搭建而成的。一间不过8平米,一扇门,无窗。春天漏雨,锅碗瓢盆齐上阵;夏天闷热,到处爬着毛毛虫;冬天漏风,四面寒风刺骨。 

       第二天,我跟着上了山,您把解放鞋让给了我,自己却穿着一双拖鞋,曹叔叔笑您着装滑稽,却在目光定格在我双脚上时默然不语。上午的工作不算太累,小周和小王负责地质编录,您测了水文数据,跑了两个钻机基地,检查了一圈那些已打完的钻孔。之后,便返回办公室整理资料。
一间房、三张桌、四人用,你们的工作却从未因空间狭小而耽搁。当时,玉横塘矿区已打钻万余米,大大小小的孔钻了近50个,最深的钻孔深达400多米。每一口钻孔都由一个档案袋整装了它们所有的情况,综合报告是你们讨论、画图和总结的成果。岩心库里层层叠叠堆放的岩心箱一千多个,保存的岩心上万米。支撑国家发展的一矿产资源秘密就隐藏在这些岩心里,静静地等待被发现、被开发。 
                                  微信图片_20231208123454.jpg

       下午,您说要去测量坡度,请上邻家大婶帮忙开路。山路开始还算平坦,到后来却只见两米多深的茅草。你们走得很快,我被远远甩在后面。我仅能凭着草摆的动静,依稀捕捉你们前进的身影。罗盘带你们来到一块大岩石旁,你们停下脚步,开始勘查和记录。大婶在前面开路,小王扯着皮尺前行,您和小周跟在后面把持方向,汗水湿透了你们的衣裳,洒下一路咸湿的艰辛。我跟不上你们的步伐,只好在岩石旁等候。
       大山里的钻机日夜不停地运转。小周告诉我,每天可以钻进15米左右。我听着轰隆隆的钻机声,忍不住发呆。钻机工人轮换着上白夜班,他们肤色黝黑,我完全分辨不出是谁的面孔。大婶告诉我,最远的机台徒步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达。我想着那是多么遥远,又是一阵发呆。
       晚上,您躺在床上,闭着眼,微皱着眉头。我跟您说话,您都没力气回答。下午的坡测一定让您很累吧?您带着小组在山沟里上上下下,穿过两米多高的草丛,又在50多度的陡坡找寻矿脉露头。小王说,您摔了一跤,小周摔了四跤。小周掀起衣服,我看到他胸膛鲜红的一道划痕,手臂的伤也那么鲜明。我心里一紧,问您摔到哪了?要不要紧?痛不痛?单独跟妈妈说这些的时候,我鼻子一酸,偷偷抹泪。小周说,真想象不出我哭脸的样子。父亲独自扛下那些苦与累,女儿又怎忍当面掉泪让父亲心疼呢?
                                    微信图片_20231208123458.jpg

       我亲爱的父亲,您和老一辈地质学家一样,为了祖国的找矿事业,在野外深山扎根,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辛,无暇顾及儿女情长,无法陪伴女儿成长,无法陪伴父母尽孝。您对我的爱,像大山一样沉默。您对家的支持,像峻岭一样挺拔。可我的内心啊,有无数种排山倒海的情感,心疼您苦中作乐,骄傲您为国奉献,爱戴您百折不挠,崇敬您不畏艰难……!
       我亲爱的父亲,大家都说您和母亲百般相像。夫妻相,是夫妻在一起共同生活很多年,才会滋生出那份默契的相像。可您工作了三十多年,在野外呆了近三十年,和妈妈厮守的时光,也不过四五年光景,为何,您们竟如此相像?
       山野的风,呼啸而来,吹开了妈妈脸颊的碎发,拂过她那温柔的脸庞。她来不及不舍和惆怅,眨眼又恢复了往日的坚强和刚毅,轻轻擦掉我脸颊的泪珠。
       我已然明白,相由心生,相随心转。心若在一处,灵犀相通,即使无法朝夕相处,也是相亲相爱相像的一家人。

上一篇:我所两件作品在首届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文化作品大赛中获奖
下一篇:最美地质人物--老照片里的故事